3、充实规划原理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创建有特色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体系 从1994年开始,周俭开始辅助居住区原理部分的讲课,1996年开始独自担当该部分课程的讲课,1999年,于一帆开始辅助居住区原理部分的讲课。1995年,孙施文开始辅助城市总体规划原理部分的讲课,1997年,开始独自担任该部分课程的讲课,2001年,张尚武开始辅助城市总体规划原理部分的讲课。同时,从1996年开始,由孙施文负责城市规划原理专题讲座的组织与统筹工作,并担任部分的讲课。该部分的讲课通过组织全系的主要任课教师尤其是资深教授来担任,一般开设8-12个专题,介绍国内外的城市规划最新动态,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最近的城市规划工作特点等方面,主要的模块包括:城市与区域、城市发展与规划、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城市开发控制、历史文化保护、城市规划制度与管理等。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开始强化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工作,运用具体城市的案例进行教学分析,对其他院校的教学工作也起到了示范的作用。4、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体系 2000年以来,结合国家城市规划职业制度的改革,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调整,并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与国家政策、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规划课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正在开展系列教材的建设,并已有多本教材得到了出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与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相结合,在不断调整教材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材料和教学课件的建设,形成了一套先进的、与国际城市规划教育同步的、能及时反映世界城市发展动态的、适应21世纪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城市规划原理教学的体系。 整个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现有三部分组成:居住区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原理和城市规划原理专题讲座,分三个学期,分别在城市规划专业的三年级上、三年级下和五年级上进行。课程时间的设置与城市规划设计和实践的课程相结合,为专业实践的理论基础。同时,现将一些有关规划设计原理方面的内容安排在设计课程中通过讲座的方式讲授,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主要从城市规划的整体上建立起城市规划的概念、过程、思想和方法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