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于1956年建立,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高校最先设立的西方哲学史课程之一。本课程的开创人全增嘏先生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完成的《西洋哲学小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则成为了新中国高校哲学教育界第一批被投入使用的西方哲学史教材之一。 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黄颂杰教授具体承担这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并为此付出很多心血。全增嘏先生则在60年代中期根据已有的讲稿的编写了一本比较详细的西方哲学史教材(原稿在“文革”中不幸被焚毁)。 改革开放以后,根据新时代所提出的历史要求,全增嘏、陈京璇、黄颂杰诸先生又重新编写了一套教材《西方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本教材内容详细、扎实,是改革开放后大陆最早出版的西方哲学史教材之一,在学术界颇具影响,目前已经被重印十六次之多。 进入90年代以后,本课程开始从哲学系的专业课程逐步漫转变为了同时面向哲学专业学生与其它它人文学科学生开设的课程。多届人文学院(包括文科基地班)的学生都曾受惠于本课程。 在2003年,本课程再次经历教学改革,被划分为古希腊哲学、中世纪文艺复兴哲学、近代欧洲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四个子课程,每个课程占据一个学期(每学期两个学时)的教学时间,共用两学年上完。这些课程在被列为原哲学系哲学专业必修课程的同时,也被列为复旦大学文科平台课,面向全校选课。另外,原来的西方哲学史课程又衍生出了很多可供全校学生选修的相关课程,如《哲学原典导读》、《西方哲学简史》、《西方社会伦理》、《‹小逻辑›导读》等。随着哲学系宗教学专业的设立,我们又根据宗教专业的具体情况建立了符合该专业特点的西方哲学教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国内西方哲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全增嘏版本《西方哲学史》的基础上编纂新的西方哲学史教材的必要性日显凸显。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俞吾金、刘放桐教授的牵头下,复旦大学哲学系又倾全力推出了十卷本(超过400万字)的《西方哲学通史》,其中关涉到现代哲学以前的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容有五卷,合计超过200多万字。该套丛书将在2007年内由人民出版社出齐。这将成为国内高校所编写的内容最详实的一套西方哲学史教材。另外黄颂杰教授也即将推出内容比较精简的《新编西方哲学史》。届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西方哲学史教学水平必将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